农历年二十九晚上七点,当人们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时,市中心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依旧灯火通明,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还在专心致志地做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处理分析,为完成最终的临床报告努力地奋斗着。
二孩政策以来,很多家庭都加入到了“造娃大军”中,随之而来的却是高龄和高危产妇人数的明显增加。为了降低出生缺陷,越来越多的产妇需要做羊水穿刺进行诊断,这也就意味着产前诊断中心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需要历经羊水细胞培养、收获、制片、显微镜下摄取核型以及核型分析等诸多步骤。为了缩短培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016年,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成功突破载玻片原位培养羊水细胞及核型处理分析技术,将显微镜与自动进片轨道相连接,实现自动化阅片流程,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尽管如此,还是难以满足临床的需求。
中心实验室的医生林小玲解释,采集好的羊水标本送到实验室后,首先要进行羊水接种,两天后进行加液,五天后再换液,第八天进行第一代的收获,加上制片和显微镜下摄取核型以及核型分析,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能出报告。收获之前的步骤都是为了使羊水细胞成功贴壁,如果第一代收获不成功,优质的分裂象不够,就要进行第二代或第三代收获。这就需要花上更久的时间,而这一切都是手工操作的,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也非常高。“一个人平均每天能做2到3个标本,我们现在有八个人在负责这项工作,一个星期最多能做100个羊水标本。” 林医生补充道。每个月都要排一个周末过来加班,加上另外一个同事因肺炎住院,工作的压力显而易见。
然而,这还不是最难的。羊水细胞的收获,其操作步骤繁琐、影响因素复杂,成了羊水细胞培养整个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羊水细胞的量、培养基的质量、收获条件、分散的温度和湿度都直接影响着收获的结果,不管哪个步骤出问题,这个羊水标本就不能再用。收获当中的最后一步是将羊水标本放到有染色体分散仪的实验室里,设定好温度和湿度即可;而收获的其余步骤全都要靠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忽冷忽热的天气,对羊水细胞的收获影响很大。”林医生说,每到天气变化时他们就特别担心。
如果把羊水细胞比作是花朵的幼苗,那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就是辛勤的园丁,浇水、施肥、除草、除虫,耐心细致地呵护它们成长,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总是尽最大努力确保每一个环节要求达标。近十年来,市中心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不断超越、突破,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技术全国领先,成功率几乎接近100%,这也吸引了国内多家医疗单位来温“取经”。但羊水细胞培养是一项非常难以克服的技术,在工作量剧增、天气变化和各科室流程配合的不同程度下,就有可能面临羊水培养的失败,我们也要持谅解和宽容的态度。
正常情况下,一般一天会收到40份羊水标本,而昨天就收到了55份。面对如此量大的工作量,为保证准妈妈们能准时拿到羊水穿刺报告,市中心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毫无怨言,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才下班,今天早上六点半就已出现在科室。春节,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无休的假期。
据统计,昨天一共有800例产前筛查标本送到实验室,这也意味着年后即将迎来新一波的羊水细胞培养高峰。
温州市产前诊断中心的平稳运行离不开所有工作人员的坚守与付出。让我们为温州市产前诊断中心、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点赞!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奉献着,用汗水和心血为准妈妈们浇灌出一条健康幸福之路。(陈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