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格外热闹,中学教师闫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抱着6个月大的女儿将一面绣有“神医施妙术 大恩永铭心”的锦旗送到了陈献东主任医师手中,感谢陈主任用高超的医术同时挽救了母女两人的性命。
孕妇突然倒地不省人事
医生紧急施行开颅手术
2017年8月31日下午,怀孕6个月的闫女士突然毫无征兆地倒地不省人事,家人向最近的温州市中心医院飞奔。
急诊科医护人员检查发现,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瞳孔散大,生命垂危。医护人员初步判断孕妇突发脑出血,经头颅CT检查,发现其颅内血肿。医院紧急召集神经外科、产科、麻醉科等专家会诊,制定多种治疗预案,决定为闫女士女进行急诊手术。
“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要抓紧手术,但手术和用药等都可能影响胎儿。如果先做剖宫产,孩子才24周,发育不良且有生存风险,剖宫产时还可能促使脑出血。”与家属沟通探讨后,医生表示,虽然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做过不少,但患者已6个月身孕,风险很高。
为尽可能减轻对妈妈和孩子的损伤,专家们决定先行开颅手术。
昏迷一个月苏醒
产妇不顾生命危险保胎儿
切除畸形血管团、清理血块……手术有条不紊进行,但这只是解除生命危险的第一步。 手术虽然清除了血肿,但患者却一直处于意识障碍状态,昏迷不醒。患者要完全摆脱死神的阴影,还须尽快查明出血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脑血管造影。
然而患者有孕在身,麻醉、手术以及使用药物都可能影响到腹中宝宝,如再频繁检查势必对孩子有影响。更为棘手的是,如不终止妊娠,产妇也随时有突发情况。
对此,产妇家属表示,如两者选一,先保大人。经过多次病例讨论,陈献东团队决定延后脑血管造影。术后,医院对这名特殊的孕妇进行病情全程观察,随时监测胎心胎动,并格外留心其生命体征。
一个月后,丧失意识昏迷的闫女士终于苏醒。
闫女士说,醒来后第一反应就是询问孩子的情况,当从医生和家人口中得知“孩子可能保不住”的消息时,她整个人处于崩溃状态。
“看着我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老公经常会不自觉地笑出声来。”闫女士说,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留下。
闫女士说,几年前她在老家接受了脑血管畸形治疗,期间一直恢复得不错,此后没去复查。几年前来温,成家立业,并于年初顺利怀孕,这让全家人都很高兴。孕期一直很正常,没有什么特别反应。出现这种情况,始料未及。
经过一个半月的治疗,闫女士出院休养。
担心再次脑出血
入住神经外科待产
因担心继续妊娠会再次出现意外,医生告知必须来医院待产。10月21日,怀孕32周的闫女士二次入院,B超显示,肚中的宝宝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小家伙经常在肚子里伸伸胳膊动动腿。但考虑到其特殊性,闫女士被安排在神经外科待产。
五天后,闫女士被推进手术行剖宫产,由妇产科和神经外科共同组成的专家队伍为闫女士保驾护航。漫长的产程,在婴儿一声嘹亮的啼哭声中宣告成功。各种指标测评良好,但因孩子早产需在新生儿科治疗一段时间。
考虑到闫女士的特殊情况,还要警惕其产后系列并发症,术后再次被推回神经外科病房。幸运的是,其恢复得比预计要好,并顺利于10月31日康复出院。
12月4日,闫女士第三次入院,这次她精神状态良好,陈献东主任给其行颅骨修补。
住院复查脑血管情况
恢复良好终出院
2018年3月份,闫女士再次来到神经外科,陈献东主任仔细为她检查了脑血管畸形术后的恢复情况。闫女士的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术后恢复良好,在经过十几天的住院观察后顺利出院。
现在女儿6个月大了,很健康也很可爱,这对于在鬼门关了走一遭的闫女士来说非常不易。她很庆幸自己当时做出的选择,但内心最想感激的还是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陈献东主任医师。没有陈主任,就没有她们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陈献东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别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第一例在神经外科生产的宝宝,看到闫女士母女两人健健康康的,科室的医生、护士都很开心。对于闫女士一家人的感谢,陈主任表示他只是尽了本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