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时最常遇见的,患者连环三问:
今天要抽血化验什么?
前几天刚抽过,怎么又要抽血?
我这个血报告结果好不好?
“血常规”作为临床上最常见、最简单的血液检查,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这三个字更是耳熟能详,医生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用来监测化疗药物副作用,判断治疗能否继续进行、是否应该对症处理以及患者是否出现了感染等。
1.为什么要查血常规?
化疗虽然能杀死癌细胞,但也不可避免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骨髓抑制,严重者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无法正常工作,出现严重的感染、出血,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血细胞源于骨髓中的干细胞,寿命短需要不断补充,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约为6-8小时,骨髓抑制时常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平均生存时间约为5-7天,其下降出现较晚较轻;而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受化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分级(据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
血液学 | 0 | 1 | 2 | 3 | 4 |
血红蛋白(g/L) | ≥110 | 109-95 | 94-80 | 79-65 | <65 |
白细胞(10^9/L) | ≥4.0 | 3.9-3.0 | 2.9-3.0 | 1.9-1.0 | <1.0 |
粒细胞(10^9/L) | ≥2.0 | 1,9-1.5 | 1.4-1.0 | 0.9-0.5 | <0.5 |
血小板(10^9/L) | ≥100 | 99-75 | 74-50 | 49-25 | <25 |
出血 | 无 | 瘀点 | 轻度出血 | 明显失血 | 严重失血 |
2.什么时候检测血常规?
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见于化疗后1-3周,约持续2-4周逐渐恢复,白细胞下降出现得最早,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7天,至停药10-14天达到最低点,之后2-3天起缓慢回升,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形。血小板降低比白细胞降低出现稍晚,在2周左右迅速下降到最低值,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形。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受化疗影响较小。一般建议化疗结束后每3天复查一次血常规,一旦出现异常要充分重视,及时咨询医生,对病情进行及时的判断和评估,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3. 化疗患者看到化验单上的上上下下的箭头总是一头雾水,心里更是七上八下。那该怎么看血常规结果?一般来说,血常规报告单会有二十项左右的化验数值,但总结起来,最重要的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四大重要指标。
白细胞计数3.5~9.5 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1.8~6.3 10^9/L
血小板计数125~350 10^9/L
血红蛋白130~175 g/L(男)/115~150 g/L(女)
备注:由于检验方法或教科书版本不同,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不同,一般以报告单的正常值为准。
正常血常规报告单,没有表示异常的箭头,或虽有箭头但接近正常值
3.1粒系:白细胞计数(WBC)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能够防御“外敌”的入侵,有“人体卫士”的美称,当有病菌等异物向人体入侵时,中性粒细胞就向病菌游去,同病菌作战,吞食它们。对粒系抑制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白细胞总数更为重要,如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10^9/L,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给予干预的指征。白细胞已经低,如果继续化疗将对患者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反之,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有可能是体内存在感染,也有可能是患者使用了升白针的原因。前者需要积极地抗感染治疗,后者往往会自行恢复而不用给予特别处理。
3.2巨核系:血小板计数(PLT),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在集体正常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的粘附聚合作用。当血小板≥100×10^9/L或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应及时停用升血小板药物。当血小板≤10×10^9/L时,需预防输注血小板。
3.3红系:血红蛋白(Hb)指单位提及(L)血液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80g/L且有明显症状者需要输注红细胞。
如果把化疗比喻成一场“战斗”,那抽血就相当于清点“粮草弹药”,及时查漏补缺,以保证身体所需。
当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不要过度紧张,及时就医处理,医生会根据结合病情,给予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