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婕妤
通讯员 张伊凡
夜走,顾名思义,就是在晚间快步行走,以此锻炼身体。这一运动越来越受到白天抽不出时间健身的上班族的青睐。
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资深夜走爱好者,并咨询了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请他们提供一些路线和健康小贴士。
夜走是一种享受
网友“枪哥”加入夜走的队伍不久,每周都会抽两三个晚上,在自家附近学校的操场上绕圈。“枪哥”说:“学校里的操场是塑胶跑道,一圈200来米。刚开始,我顶多走个10来圈就吃不消了,现在走上30来圈都不成问题。”他说,他的哥哥在上海坚持夜走已经有2年多时间,自己就是在哥哥影响下爱上这项运动的。
枪哥说,夜走不比打篮球、打羽毛球等体育运动,不受场地、人员和技术的限制,“想走就能走,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不断超越自己。”
在操场上绕圈,难免有些单调,因此市民吴先生更喜欢沿着市区锦绣路快走。“一边走,一边还能看沿路不断变换的风景。”吴先生说,自己平时也打羽毛球,但是几个星期走下来,感觉走路更减肥。现在晚上只要有空,他就会穿上跑步鞋,下楼走一段,出一身汗后洗个澡,晚上睡觉特别香。
软件让运动更有趣
记者采访了部分热衷夜走的读者和网友,他们推荐了几款能让夜走变得更加科学、有趣的手机软件,有测算路程的,也有方便与微信、微博朋友随时交流的。
1、咕咚运动:全国首款GPS运动激励软件,能追踪你的运动路线,实时监测运动数据,提升你的运动能力。
2、Sports Tracker:是一款相当专业的运动健身辅助记录软件,不但可以全面地帮助跟踪、分析锻炼效果,还能定制运动计划、分享锻炼数据和图片。
3、Endomondo :陪你一起跑步、骑脚踏车、散步或做其他运动。可以即时追踪你的运动状态,挑战好友,并且同步查看他们的即时状态。
4、一件色彩鲜亮的衣服:提升夜走安全性,提醒行人和车辆避让。当然,它还得排汗又轻便。
夜走可以更科学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夜走呢?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科季晓君医生说,夜走或夜跑之类的运动,适合大部分人,但有腿脚关节病、严重心肺疾病的人要控制运动量,放慢走路的速度。
季医生建议,初次尝试夜走的市民,可以每个星期安排2—3个晚上,每次时间约半个小时,然后再视自己的体力适当延长锻炼时间。
很多市民询问,夜间的空气质量,是不是比白天更好?季医生说,运动的规律比运动的时间更重要,当然在公园、绿地附近夜走,会比车来车往的马路上更加舒心。
有市民喜欢夜走或夜跑时,在肚子上缠几层保鲜膜,以期达到减肥的作用。但是,季医生认为,这样做不一定能减肥,反而会阻碍皮肤正常排汗和呼吸,让运动效果打了折扣。
哪些地方
适合夜走
第一类:大型公园
在市区杨府山公园、景山公园、白鹿洲公园等,夜走族扎堆。比如,景山公园雪山路入口—护国寺—动物园东(北门)—折返,是一条非常适合夜走的线路,全长约5公里,光线充足。
同样,市区杨府山公园、白鹿洲公园也吸引了不少夜走族。而像市区中山公园、马鞍池公园,晚上来散步的老年慢走者偏多。
第二类:景观大道
一些绿化较好的景观道路也是市民夜走的好去处,最适合的大概就是瓯江路—望江西路这一条防洪堤了。这条路够长,人行道也够宽,迎着江风,听着水声,看看两岸霓虹闪烁,确实是种享受。
第三类:学校操场
市区学院路医学院的操场,还有散布在各角落的中小学操场,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少学校的操场铺设了塑胶跑道,能够减轻运动时膝盖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