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合作医者仁心 一箭双雕患者获益——记市属医院首例房颤联合手术
日前,十七病区的黄老伯步履轻松地在儿女们的簇拥下出院了,临走时欢欢喜喜地跟医护们打招呼告别。
话说这黄老伯今年八十岁了,患有冠心病(支架术后)、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众毛病多年,去年还发现有房颤、腔隙性脑梗死,因为CHADS2评分属于血栓栓塞的高危人群,为预防再次中风,已在外院服用华法林抗凝一年,但让他紧张的是最近又出现了头晕现象,而且凝血指标lNR检测又超标了。孝顺的儿子从外地急急赶回,慕名带着黄老伯找到了脑科中心孙军副院长。孙院长仔细检查之后,认为目前还没有再次中风迹象,但明确指出要改善预后,首先还是要解决房颤和相关的栓塞问题。
于是焦灼的黄老伯又被带到了心内科林苗主任面前。林主任很赞赏黄老伯坚持抗凝的良好医从性,同时介绍了目前房颤治疗的新进展。因为房颤是中风、心衰的一大罪魁祸首,其中风的概率较正常人高5倍,所以消除房颤恢复窦律是最佳选择。而不管阵发房颤还是持续房颤,目前国际循证证据都证明最好的复律手段是导管消融,疗效远超药物,大部分患者能因此手术而避免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诸如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其中阵发房颤或房颤持续时间越短的手术效果越理想。像黄老伯这种房颤才发生一年,心房尚未明显增大的病例,通过导管消融恢复并维持窦律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听到这里,黄老伯父子脸上瞬时都流露出欣喜之色,但林主任也坦率指出,根据目前的指南,导管消融还不能作为抗凝治疗的替代,对于黄老伯这种栓塞高危患者,即便恢复了窦律也不能停止终身预防栓塞的治疗,比如华法林抗凝。
“那怎么办?!我爸年纪大了,有时会忘了吃药,吃华法林又经常要验血,这不,这回验血又超标了,又得调整药量……”孝顺儿子一下着急了。林主任笑着告诉他们,更好的办法也还是有的!研究表明,导致房颤病人中风的血栓90%来自左心耳,因此,要从源头上解决房颤患者的中风威胁,必须要堵住左心耳这个血栓之“坑”。所以现在的更好办法就是在左心耳安放一个封堵器,等半年后封堵器表面长好了内皮,左心耳这个“坑”就算填好,只要吃阿司匹林就行了!这就是目前最新技术——房颤的左心耳封堵术,于2010年在欧洲最先开展,目前全球已完成10000多例,2014年引入国内并广泛开展,为众多面临中风侵扰的房颤患者提供一种先进的防范和治疗方法,浙江是国内最早开展的省份,心血管内科也作为新技术新项目在2015年底成功实施了首例左心耳封堵,随访中的患者目前状况良好!
“好!那我们两个手术都要做!”患者的充分信任也给林主任带来一个新的挑战。的确,房颤消融和左心耳封堵的手术路径相同,有可以重合使用的一次性材料,联合手术不仅可以节约分次手术的时间,还可以节约一部分手术费用,在国外一些心电生理中心已经作为房颤治疗的一个常规开展项目,我们国家的一些中心也已经开始积累不少经验,总体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但是左心耳封堵术与房颤消融不同的是需要全麻和食道心超的监测,作为一个新项目,我们需要完善流程、需要多科配合,才能给患者带来安全的获益。
经过术前一系列的沟通,放射科、麻醉科、心超室、DSA室均表示密切配合,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林主任还特别邀请联合手术经验丰富的宁波市一医院储慧民主任前来指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4月26日中午,黄老伯从全麻中苏醒,此时,他的心电图已显示着漂亮的正常心跳,而他心房的一个角落里也已经安上了一枚小小保护神,手术一切顺利!
术后的恢复也和其他微创介入手术一样快得神奇!黄老伯的儿子马上就要赶赴外地经商,他高兴地表示,这回出门总算安心了!而林主任也很开心,因为这次联合手术不仅考验了心内科,也考验了我们院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多科配合,手术的成功给了她更多的信心,相信有了这样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善于精诚合作的团队,将会有更多的房颤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