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8
75岁的洞头方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可最近得了一种怪病,一躺下就开始晕,还恶心、吐,过个几秒钟马上好转;再从床上坐起来还是晕,晕得天旋地转,站都站不住,但是一分钟后又和正常人一样。到当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于是家人带着方奶奶来到了市中心医院,接诊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茅新蕾听了方奶奶的病情后,给她做了一个试验,说她得的是“耳石症”,是耳朵里的石头移位了才会头晕。
“耳朵里也会有石头?”方奶奶一家人疑惑不解。茅新蕾解释说,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因为内耳平衡器——“椭圆囊斑”表面感应人体空间变化的石头出了问题。囊斑表面有一层耳石膜,耳石膜上粘附着许多碳酸钙样的结晶,即为耳石。由于一些致病因素,耳石会脱落到半规管淋巴液里,当人的头位变动时,使耳石在淋巴液里游动,导致平衡失调,引起眩晕。眩晕具有明显的旋转感,病人常会说整个房子都倒过来了;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往往是几秒到一分钟,不会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
耳石症具有“一高二低”的特点,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导致很多病人延误了病情,或是当做梅尼埃病误诊。茅新蕾称,这种眩晕其实在门诊中很常见,眩晕中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因为耳石症引起的,建议市民要像对待感冒一样对待耳石症。如果不治疗,经过数周症状也可能会自行缓解。
茅新蕾称,90%的患者可通过特定的手法将石头复位。复位时,病人只需要配合医生仰卧在床上,将头垂挂于床头,按照医生的指令旋转头部和身体,这样石头就可以乖乖地回到原位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法复位不适合有颈椎病的患者,以免发生颈椎错位导致严重后果。对于继发耳石症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陈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