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市疾控中心推广居民血压知晓工程
7月7日开始,去市中医院看病,内科患者会发现有一个特殊的现象:35岁以上的内科首诊患者都需要测血压,医生的操作系统上还加了“35岁首诊测血压HIS模块”这把锁,35岁以上的病人就诊时,系统里如果没有一年内他的血压记录,医生就开不了药。其实,这并不是市中医院独有的设置,全市各大医院都将陆续推行。
根据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温医大附属一院、市中医院、洞头县人民医院、苍南县中医院和苍南县人民医院已强制开展,鹿城区人民医院等27家县级以上医院,以及苍南、永嘉、文成、洞头、瓯海、龙湾、鹿城等地共计1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35岁首诊测血压HIS模块。
为什么35岁以上的内科首诊患者都需要测血压?不是看心内科,仅仅是感冒咳嗽也要测血压?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了解。
高血压会隐形,60%没有明显症状
日前,一名43岁的患者,因为咳嗽1个多月,胸闷、乏力,到市中心医院就诊。一开始,他认为自己是呼吸系统疾病,挂的是呼吸内科的号。医生给他拍了胸片后发现心影增大,赶紧让他上心内科就诊。而心内科医生给他一测血压,吓了一跳,上压204mmHg,下压148mmHg,这么高的血压随时有生命危险,并且综合他的整体病情,心脏肥厚,已经出现了心衰、肾衰等问题。经过1年多时间的治疗,目前他的血压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心脏也已经恢复正常大小。
据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林苗介绍,在人们的常识里,高血压会导致头晕、头痛。其实,有60%的高血压患者是无症状的。患者要么丝毫没有觉察,要么把偶尔出现的头晕、头痛的症状归类为休息不好、疲劳等其他因素上,而忽略了高血压病的防治。该名高血压导致心衰、肾衰的患者就是非常典型的有高血压病但是自己并不知晓的例子。根据询问病史得知,这个患者有高血压的家族史。这就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现在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高血压的高发年龄不断提前,经常有一些学生在高考体检中查出高血压。这个病人假设他30岁得了高血压,到他发现时都已经13年了。13年的高血压没控制,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高血压会危害心、脑、肾等脏器功能
2011年,我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控制研究组曾做过全省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涵盖全省15个县(市、区)7222户家庭的17437名成年常住居民,调查显示,浙江高血压患病率为23.56%,相当于每4人中有1人患有高血压。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6.07%、44.57%和21.37%;也就是近六成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林苗表示,还有一些患者有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延误了高血压的治疗。比如一些人认为贫血是血“少”,高血压是血“多”,贫血的人不会得高血压。事实上,贫血和高血压并无直接联系,这个就是两个概念。高血压是血液在动脉血管里的压力增高造成的,而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中红细胞相对减少的疾病。贫血的人可能会得高血压,高血压的人也可能会贫血。
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邵永强介绍,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它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可能导致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眼底出血、失明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数据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50%—75%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在导致劳动力丧失的原因中,高血压也占6%,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人。在各种致病因素中,目前高血压也排名第一。
邵永强说,推广居民血压知晓工程,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和高危对象,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和随访管理,让“隐形”的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高血压服药率、控制率低,致残率高
邵永强说,目前高血压病有“三高三低”:高患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
许多人因为自觉症状不明显,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因而没有接受治疗。还有一种更危险:一些人曾经发现自己有轻度高血压或者临界高血压,因为当时危害性不大,没引起重视。而之后血压呈阶梯状缓慢上升。由于其已经适应了这种缓慢升高的血压,因此即使血压已很高也无任何症状,患者也因此不认为自己有病,也不愿接受降压治疗。这种往往会造成突发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并可发生急慢性肾衰竭等凶险的疾病。
还有一种原因导致了高血压的控制率低,即道听途说的“他们说”。林苗表示,一些高血压患者听信道听途说的“他们说”,而不相信医生的科学指导,擅自改药、停药让很多心内科医院觉得非常无奈。林苗表示,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病,一旦得了高血压,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在早期可以不服药,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等调节。但是高血压再发展下去,就必须药物控制,不能擅自停药。
邵永强说,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主要由5种,分别是遗传、肥胖、重口味(盐摄入过多),中重度饮酒、精神紧张等。如果有其中一项,就需要特别关注血压变化。而通过35岁及以上内科首诊病人测血压的安排,可以让较多的居民知晓自己的血压,从而提高居民自身健康素养。并且该系统还可以实时自动生成报表和详细的患者清单,方便专业机构进行督导管理。小燕
>>>小贴士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上压140mmHg,下压90mmHg,而如果是患者在家自测则是上压135mmHg,下压85mmHg,这是因为有一种说法叫“白大褂效应”,有些人看到医生护士就紧张,导致血压上升。
如果某次发现血压偏高不需要担心,可以采取不同日三次测血压的方法确认。这是因为人体的血压24小时几乎都在变化,而且休息时或者运动时的血压又会不同。而平常体检,如果想获得一个较为准确的血压数据,最好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能及早发现“潜伏”的隐匿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