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5岁的李阿婆2个多月前不幸患了脑梗塞(俗称中风),右侧肢体完全瘫痪,吞咽功能丧失,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目前,正在恢复中的的李阿婆及其家属最烦恼的就是阿婆的每天的输液穿刺都很困难,很难有一次就成功的,原因是阿婆原本血管条件就不好,而瘫痪一侧的肢体原则上不可以进行输液(否则有肢体静脉栓塞的危险),因此,住院2个多月来每天都在健侧(左侧)肢体进行输液,每天输液量都在2000毫升以上(因为吞咽困难,有些营养物质必须静脉给药),加上老年人静脉通透性高,偶有输液渗漏现象,会造成左侧肢体水肿,越是水肿越是不容易穿刺成功,因此造成恶性循环。此前,护士也多次给李阿婆使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由于浅静脉留置在体内留置时间不可以超过72小时,所以还是经常要遭遇反复扎针的痛苦。
这个静脉穿刺困难问题让阿婆的责任护士也感到很为难。后来,病区护士长通过院内输液管理小组会诊,请到了肿瘤化疗科的廖闪卫护士长,通过在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成功地为李阿婆进行了PICC静脉留置(深静脉留置),此后,阿婆再也不用遭受每天要扎好几针的痛苦了,因为PICC静脉留置针最长可以在体内保留1年。
PICC置管技术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以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将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深静脉),为需要以上静脉营养和中长期接受规范化化疗的患者提供静脉通道。这种置管技术患者痛苦少,创伤小,留置时间长,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都很高。但由于护士在给患者进行穿刺血管时都是凭经验盲穿,部分患者血管弹性差,血管管腔较狭窄,置管时还不能保证全都一针见血,偶尔的失败也增加患者的痛苦,还造成成本的浪费。
为了进一步提高PICC置管的穿刺成功率,今年7月,我院特地在全市首次购置了Site-Rite5血管超声导引系统,迄今已成功穿刺180多例静脉条件极差的患者,穿刺成功率达到100%。在血管超声(B超)导引下加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术,被誉为当前全球最先进的置管术,它使护士在PICC置管穿刺时多了一双眼睛,即护士在B超直视下寻找血管进行操作,这样能大大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的概率,而且真正做到无痛穿刺(因为穿刺部位会先做个局部麻醉),同时在血管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还可以诊断和探查血管的解剖变异、血管病变和导管是否正确到达上腔静脉等,从而提高置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置管后的并发症。
目前该项技术已进入社保报销范畴,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拓宽,除了需要中长期输液的肿瘤化疗患者,不少老年慢性病患者也加入了PICC置管人的队伍。
据悉,我院在PICC置管穿刺与维护方面均走在全市前列,不少县级医院都有将输液穿刺有困难的患者介绍到该院进行PICC置管或进行导管维护的经历,廖闪卫护士长也因较好程度地掌握了此项技术而成为“业界名人”。近期,廖护士长将在全市护理界举办B超引导下PICC置管穿刺技术专题研讨会,采取现场指导、播放操作短片、知识讲座、模拟练习等多种方式为有意掌握该项技术的护理骨干进行技术培训,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此项新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PICC导管维护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418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