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有“记忆效应”
长期控糖方可长期获益
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余玉慧:糖代谢有“记忆效应”
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余玉慧:
糖代谢有“记忆效应”
余玉慧主任做客“养生谈”时提及,近半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确诊时,便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患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各器官、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出现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曾有调查显示,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其直接医疗成本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8倍,这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负担。
另外,余玉慧说,有研究显示,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可在人体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即使血糖恢复正常,这种恶性循环依然持续损害组织细胞。即是说,若未能早期良好控制血糖,到后期即使控制好了血糖,因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及其对机体的损伤并不能及时回降或减轻。
而与此类似,患者若进行持久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其疗效也可持续存在,即具有“记忆效应”。因此,余玉慧着重提醒,糖尿病并发症应早治疗、早预防,长期控糖方可使患者长期获益。
均衡饮食最重要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而在这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众说纷纭,甚至有“吃白米饭就等于吃糖”等荒谬观点出现。余玉慧认为,糖尿病患者饮食应注重多样化、均衡性、多纤维。要适当少进荤食,还要清淡饮食,少油、少盐、低糖,并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主食选择上有人说不应进食米饭,而该选择面食;也有说要避免面条、粥类;还有人认为应禁食水果并少食主食。余玉慧解释说,粥、烂软的面条较易让人狼吞虎咽,肠胃吸收也快,餐后血糖较易提升过快。事实上,无论选择哪种主食都并无营养方面的问题,而进食时细嚼慢咽有助于提升饱足感、平稳餐后血糖,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
在进食水果方面,余玉慧认为,营养丰富、多样化的水果有助于患者维持健康,关键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摄入总热量。只要进食的水果已经算入合适的人体摄入总热量,便无问题。当然,葡萄、桂圆、香蕉、枣等含糖高的水果食用后易出现血糖较快上升,需慎食。
老年人无需“血糖达标”
表明血糖控制良好的数据标准,现在几乎是众人皆知了。余玉慧则提醒,减少血糖波动、避免低血糖亦极为重要。如年迈或长病程、胰岛功能严重丧失的糖尿病晚期患者,血糖水平对饮食、用药的影响极为敏感,需要更严格地控制饮食。而若进行强化控糖治疗以强求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标准”,极易因血糖急剧波动而引发各类并发症或高危的低血糖状态。
因此,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日常血糖监控可以在咨询医师后,适当“放宽标准”。
警惕糖代谢异常
现在包括很多年轻人,日常虽然没有不适症状,但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异常,可能表明其糖代谢已受损。如糖耐量减退时,其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余玉慧提醒,这类特殊的代谢状态可能出现在糖尿病前期,应该引起重视。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也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防治的,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体育锻炼来恢复血糖,防止病情发展为糖尿病。 吴瑜珏
2013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不但血糖控制率低,而且并发症发病率也相当高。日前,温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余玉慧做客养生谈,与众多读者分享了糖尿病诊治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