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专家季晓君,教你如何让心脏“安全过冬”
冬季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多项研究发现,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在此季更要注意保护心脏。冬季保护心脏要注意哪些事项?心梗有哪些征兆?本期《名医》栏目邀请温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季晓君聊一聊相关话题。
1、患者遭遇急性心肌梗死 11分钟疏通闭塞血管转危为安
近年来,企业家或明星由于急性心梗去世的报道屡见不鲜。就在前不久,58岁的王府井董事长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其生命永远定格在2018年12月31日。“急性心肌梗死,只要抢救及时,可以保住生命。前不久,我院胸痛中心就碰到这样一个病例。”温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季晓君介绍,66岁的阿文(化名),家住永嘉,他有高血压病史,近日反复胸闷3天,当天胸痛2小时,于下午4点11分到达永嘉人民医院,心电图显示其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即联系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并传输患者心电图。与此同时,下午4点24分,阿文乘急救车送往温州市区,路途中,他一度心脏骤停,经抢救后于下午4点58分到达市中心医院急诊室,下午5点5分到达该院胸痛中心导管介入室,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患者的血管前降支100%闭塞。下午5点16分,医生给予闭塞血管植入支架开通血管,转危为安。
“这位患者是幸运的,送医过程顺利,30分钟到达我院胸痛中心,11分钟内心脏血管造影、闭塞血管疏通完成,迅速急救,保住了生命。”季晓君表示,中老年人群,尤其本身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时,不能耽搁,可自行服用救心丸急救药物后,立即送往医院。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挽救患者濒死的心肌,两个小时内是黄金急救时间。
“患者突发急性心梗晚上多发,我经常碰到一个晚上要为两三个心梗患者紧急疏通闭塞血管的。”季晓君从中提醒,患者即便晚上发生胸闷胸痛,也不要等到白天,而是要去急诊。同时急性心肌梗死除了典型的胸痛症状,还会出现突然的肩背疼、牙疼、腹痛等非典型症状,冠心病高危人群一定高度重视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2、隐性水分丢失、心情不好 都会损伤心脏健康
前几天,季晓君主任在门诊碰到两位老病人,他们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以前控制不错,可最近检查的指标一直居高不下。经了解,他们自入冬后顿顿羊肉,经常吃火锅,才导致疾病控制不好。
“入冬后,很多人的饮食习惯悄然发生改变,肉类等高热量的食物增加,加上天冷活动减少,无形中加重心脏负担。冬季护心,还得注意清淡饮食,加强锻炼。”季晓君还教大家以下保护心脏的小方法:
做好保暖。冬季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就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季晓君主任表示,冬季保护心脏,保暖是重中之重,气温骤降时,中老年人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外出记得戴帽子和围巾等。
及时补水。冬天,室内都配置暖气设备,人们长期待在温暖干燥的房间,很容易出现隐性水分丢失, 体内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血液黏度增高,也容易诱发心绞痛等。因此,长时间待在暖气房内,大家应该随身备一个保温杯,不时喝几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以保证身体不会缺水。
不要清晨锻炼。每天坚持运动有助于心脏健康,但老年人不要过早晨练。因为清晨往往是一天中最冷的一段时间,此时外出锻炼,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要等太阳出来之后,再到室外锻炼。老人如果起得早,可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同时适合老年人心脏健康的运动,包括慢跑、踩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等,而在看电视、听广播时,可以做做手指操,比如握拳、搓手、旋指、对指等动作,也有助于心脏养护。
不要忧伤。有关数据显示,焦虑、抑郁会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37%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病前有急性精神刺激因素。因此,专家也提醒,中老年人群应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集体社交活动,好心情有益心脏健康。
专家介绍:
季晓君
简介: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温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1990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分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温州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脏心理医学学组副组长等。温州市首届“医德模范”。
医学专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危重疑难心脏疾病、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病诊治,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及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腔内介入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名医馆周三下午